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
前端治理奏响基层和谐乐章——柳河县人民法院三源浦法庭全面加强诉源治理工作一览

       人民法庭是司法为民的最前沿和最基层,新时代下的人民法庭更是社会矛盾化解的中坚力量。法庭工作既要“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更要兼顾多元化的“基层诉源治理”“诉前介入”“诉前化解”“诉前调解”等新时代对法庭工作的新要求。
    为进一步推进源头预防、前端治理,柳河县人民法院三源浦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联调化解机制,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从末端成诉向前端治理转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于2021年8月建立了“1+2+1”多元矛盾化解新模式,即构建“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的“两所一会”基层解纷单元,改变法庭传统的“坐堂”办案、单兵作战局面,努力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依托辖区党委、政府,积极拓展与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的协调同步合作,寻求法庭与“两所一会”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大利益共同点,形成合力,推动纠纷基层化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提高新时期人民法庭司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发挥村委会调解优势
做到“小事不出村”
    三源浦法庭地处柳河县南端,毗邻通化县,辖区常住人口7万余人,其中95%的人口居住在村屯。因此,基层村民自治组织成了人民法庭排查矛盾、化解矛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三源浦法庭积极与村屯司法网格员联络和沟通,不定期前往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村屯巡回办案,并充分发挥村屯调解网格员在本村人和、地利的天然优势,调动村屯调解网格员处理本村屯矛盾的积极性,用最朴实、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介入矛盾、化解矛盾。同时,不定期对调解网格员进行法律宣讲,提升调解网格员处理矛盾的法律素养。
    2022年1月,辖区3个村的联合小学校舍因政策需要,由三源浦镇人民政府组织公开拍卖。拍卖成交后,由于各种原因,买受人始终无法接管校舍。事情发生后,辖区调解网格员通知了三源浦法庭。三源浦法庭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了事件当事人,先后2次前往现场,并3次组织由政府、村委会司法调解员、法庭共同参加的调解,终于使得这起矛盾纠纷顺利解决,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三源浦法庭的高效调解,不仅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今年以来,三源浦法庭积极开展“法官进网格”工作,与辖区内4个乡镇100个行政村的近300名网格员进行对接,建立了矛盾纠纷登记台账,在网格内公开法官的照片、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对网格员反馈的矛盾纠纷进行逐一甄别,真正做到了“网格吹哨、法官报到”。
    红石镇红心村成功将纠纷通过多元化解的方式化解于诉讼之外,成了远近闻名的“无讼村”。如今,有纠纷不出村已经成为红心村村民的共识。
    “没有三源浦法庭法官的帮助,我的晚年生活就没有着落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回忆起法官的耐心调解,红心村村民杨某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今年4月,杨某来到红心村村委会,希望通过“法官进网格”调解纠纷。杨某多年来一直独自在村里生活,但现在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大不如前,又无其他经济来源,造成生活困难。他的3个孩子因赡养事宜意见不一,让老人犯了难。
    网格员立即联系了三源浦法庭的郑庭长。郑庭长了解具体情况后,立即来到红心村现场调解。他耐心释法明理,最终使杨某的3个孩子达成了一致意见,解决了这起赡养纠纷。调解过程中,郑庭长还邀请村民们现场旁听,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正是因为法官、调解员耐心地为村民们释法说理,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纠纷,诉前调解逐渐成为了村民们解纷的首选,红心村也逐步成为了“无讼村”。
整合多方力量
多元化调解纠纷
    三源浦法庭辖区有4个司法所、4个派出所。在处理邻里纠纷、治安案件的过程中,三源浦法庭结合“1+2+1”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突出矛盾提前介入,以“法官释法”的方式对每起事件进行疏导,并与司法所、派出所积极配合,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不可逆转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网络信息互通,与相关部门建立“微信群”,做到矛盾“及时了解、马上介入、积极化解”。
    2022年5月,三源浦法庭辖区五道沟镇的2名村民因土地产生纠纷,双方大打出手,导致一人轻微伤,双方对簿公堂。
    法庭在正常排期开庭前,通过与司法所、派出所联系,充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原被告双方进行劝解,最终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并由法庭出具民事调解书。同时,在司法所、派出所相关人员的参与下,三源浦法庭对双方土地的边际进行了梳理,最终得到了原被告双方的认可,一举两得,彻底化解了双方长达数年的地邻纠纷。
    派出所、司法所虽然职能不同,但都在基层诉源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三源浦法庭积极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合作,弥补了自身“案多人少、单打独斗”的不足之处,充分整合了所有能整合的调解力量,开创了诉源治理工作新局面。
法庭工作从“法庭内”
向“法庭外”转变
    三源浦法庭推行“1+2+1”工作模式以来,一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法,改变传统“坐堂办案”的思维,由“法庭内”向“法庭外”转移。
    三源浦法庭将基层村民委员会中的调解网格员、司法所、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请进来”,交流调解经验,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进行预判,并对处理方法进行了评估,竭尽全力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同时,三源浦法庭坚持“走出去”的办案模式,对辖区内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容易让人民群众误解的事件进行公示公告,进一步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自2021年开始,三源浦镇作为三源浦法庭办公地点,被纳入乡镇不动产登记试点乡镇,涉及不动产登记的案件大量出现,原因不一、情况不同。三源浦法庭主动出击,“走出去”办案,对涉及不动产案件的立案标准、诉讼材料、审理原则及因特殊情况不能受理的案件情况进行公示,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通过一系列举措,顺利地配合三源浦镇政府完成了不动产登记换证试点工作。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及诉前调解
    三源浦法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将现有“1+2+1”的基础模式向“1+2+1+X”的多元化、多层次模式转变;探索建立矛盾纠纷过滤机制,充分调动每个村(屯)调解网格员的力量,加大处理纠纷的宣传推广力度,争取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镇;大力使用调解平台APP,实现矛盾纠纷繁简分流至各类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真正实现了诉讼前化解纠纷。
    自推行“1+2+1+X”工作模式以来,三源浦法庭通过诉源治理排查矛盾纠纷19件,矛盾纠纷全部化解;诉前调解成功案件92件,诉讼立案114件,其中调撤率80%,简易程序适用率90%;诉讼立案同比下降8%,使大量纠纷解决在诉前,不仅降低了群众的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也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源浦法庭将认真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加强辖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纠纷解决方式由单一审判机关向社会联动转变,为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