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综治升级 描绘基层治理新景——我市奋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 <span style="font-size: 18pt; font-weight: bold;">创新驱动综治升级 描绘基层治理新景——我市奋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span>_松原市宁江区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创新驱动综治升级 描绘基层治理新景——我市奋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增效
  如今的松原,从热闹市区到宁静乡村,社会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这背后是我市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成果。以“四有标准”为牵引,构建起“市级统筹、县区联动、乡镇主抓、村级落地”的四级综治中心体系,通过强化组织架构、深化智慧赋能、创新调解机制、培育本土品牌,打造“全域覆盖、多元共治、精准服务”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筑牢四级联动架构  夯实基层综治基础
  走进174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市级综治中心智慧治理中枢,忙碌有序的工作场景映入眼帘。5大功能区标识清晰,矛盾调解室里调解员耐心倾听来访者倾诉并记录关键信息,市级综治中心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接待环境,更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各项功能的有机整合和高效运行。
  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程中,我市通过实施“三个一”工程全面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建强专业化队伍,市县两级综治中心落实机构编制、配齐人员,吸纳社会组织力量,组建起由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构成的专家队伍,培育出12个特色调解品牌,建立269人的心理服务队伍,实现“一县一品、专群结合”。建设实体化平台,按“1+5+N”功能布局,建成市级1740平方米的智慧中枢,含5大功能区与20个功能室;县级实现“一厅五室”标配;乡镇级依托便民大厅设立矛调与心理咨询室,与司法所、派出所联动;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多方力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健全规范化机制,编制工作手册,完善工作运行和日常管理制度,建立部门协同模式,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圈”与“四早五联”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提升矛盾风险化解质效。
  多点开花创品牌 打造特色治理样本
  如何让社会治理工作更具特色?如何挖掘本地潜力,打造差异化治理模式?各辖区立足自身实际,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紧密贴合日常工作,积极探索并培育各具特色的治理品牌,为全市社会治理工作打造出丰富多样、极具借鉴意义的示范样本。
  在宁江区校园里,“心灵护航”青少年关爱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为他们排解考试压力;家长们在家庭教育讲座上认真倾听,积极交流教育难题。多部门资源整合,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已为近300名青少年提供个案辅导。无独有偶,前郭县全力建设“都兰”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与“娜仁花”妇女儿童保护联盟,心理疏导与创新法治教育双管齐下,全方位守护群众身心健康。扶余市创新“党建+网格”融合治理,在指挥平台开发“平安建设”版块,多部门迅速联动响应基层需求,高效解决问题。长岭县打造“矛调超市”,设立专业调解阵地,对调解工作成效实行星级评定,精准化解矛盾纠纷。
  这些特色品牌,是地域文化与工作实际深度融合的成果,生动践行了社会治理理念,让社会治理力量渗透到每个角落。
  全方位宣传发动   营造共治共享氛围
  为提升群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我市各地积极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窗口多渠道开展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生态。
  线上,摄制专题宣传短片在县级电视台发布,拍摄快手短视频在公众号、微信群推送。线下,借助出租车顶灯、市内电子屏滚动宣传,在农村大集、城市广场等人流密集处设展板、发传单。窗口宣传方面,在群众接待大厅建设法律宣传角,摆放宣传资料,部分县(市、区)还设置“无人律所”“公共法律服务机”,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政策咨询服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基层治理,恰似那无声的春雨,默默滋养着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未来,我市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以更完善的体系、更具特色的品牌、更广泛的宣传,凝聚各方力量,让平安与和谐的阳光照耀每一寸土地。
松原市宁江区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