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矫“行”,重塑新生——口前司法所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显成效"/> <span style="font-size: 22pt;">以“心”矫“行”,重塑新生——口前司法所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显成效</span>_永吉县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以“心”矫“行”,重塑新生——口前司法所创新推进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治工作显成效

为切实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修复心理创伤、顺利回归社会,口前司法所立足基层治理实际,自2025年2月起系统推进心理咨询专项工作,通过整合专业力量、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多方联动,构建起“筛查—干预—帮扶—预防”全流程心理矫治体系,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树生活信心。


一、多维联动,织密服务网络

口前司法所坚持“精准化筛查、专业化干预、社会化参与”原则,打出心理矫治“组合拳”。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师成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团队,对在册矫正对象80人全部进行了心理测评,针对筛查出的17名存在焦虑、抑郁等倾向的矫正对象,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驻点提供“一对一”深度疏导,实现重点对象干预率100%。同时,还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绪崩溃、自残倾向等情况的矫正对象做到24小时快速响应,切实守护矫正对象心理健康。

二、靶向发力,提升矫正质效

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带来了显著成效。据SCL-90量表评估数据显示,接受心理咨询的矫正对象焦虑、抑郁指数较干预前平均下降38.6%,82%的矫正对象自我效能感明显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社会融入方面,司法所通过跟踪了解,有3名社区矫正对象在心理矫治后顺利找到工作,实现稳定就业。在开展心理矫治工作至今,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焦虑、抑郁倾向明显的矫正对象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有4名是由于家庭矛盾引起,司法所调解员发挥专业能力,及时介入,将家庭矛盾顺利调解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有效修复了家庭关系。

三、创新机制,形成示范经验

口前司法所探索形成“司法所主导、专业人员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将心理矫治与日常报到、公益劳动等矫正环节深度融合,既降低矫正对象心理抵触情绪,又保障工作长效开展。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动态监测—精准评估—分类干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心理服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基层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社区矫正不仅是行为矫正,更是心灵的重塑。下一步,口前司法所将持续深化心理关爱服务,探索建立“矫正对象—家属—社区”三位一体支持网络,推动心理矫治工作向家庭延伸、向社区拓展,帮助更多社区矫正对象以健康心态融入社会,真正实现“矫心治本”目标。


信息来源:永吉县司法局 口前司法所

初审:孙建安

复审:金珊

终审:刘宇峰

永吉县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