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郭县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房屋漏水维修问题引发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经过两次开庭审理,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原本对簿公堂的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王某系某小区商企业主。2022年,其店铺出现漏水情况,小区物业公司派员工对店铺所在缓台进行了防水处理。然而,施工期间店铺顶棚装修板发生脱落,且防水工程完成后漏水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最后,王某自行出资重新做了防水处理。
王某认为,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且其对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并未参与,主张物业公司未履行合同义务,因此拒绝缴纳物业服务费。物业公司曾多次与王某沟通,但一直协商未果,最终物业公司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经细致梳理案情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但矛盾焦点集中,若简单判决可能激化对立,不利于社区和谐。在两次开庭厘清事实、明确权利义务的基础上,法官将工作重点转向调解,力求从根源上化解双方心结。
调解中,法官耐心听取双方诉求与困难,一方面向王某释法说理,说明拒绝缴纳物业费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导物业公司正视其在维修过程中存在的沟通不足、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应积极履行服务职责,主动化解矛盾。
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最终双方互谅互让,达成一致意见:王某向物业公司一次性支付物业费4000元,物业公司则承诺将更加关注业主诉求,提升服务质量,保障业主合法权益。至此,这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实现案结事了。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本案的成功调解,既传递了法治精神,也化解了群众心结,同时促使物业公司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调解一案、影响一片”的示范效应。接下来,前郭法院将继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通过柔性司法手段高效、平和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