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
倾听民意巧用“四则运算”——桦甸市人民法院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纪实

自“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桦甸市人民法院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司法需求,运用“加减乘除”法,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增强辖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聚焦民生权益
跑出审执“加速度”
   

“真心感谢法院,帮我们追回欠了4年多的卖粮款!现在钱到手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近日,几名农民在申领完执行款后,乐呵呵地走出桦甸市人民法院的大门,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
   

这事要追溯到2019年。某米业公司收购附近村屯农户的玉米后迟迟不给结款。虽经多次追要,但该公司的负责人均以种种借口拖延。35名农民陆续将该公司起诉至法院。经审理判决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
   

2020年7月16日,桦甸市人民法院依法查封该公司库存玉米3470.8吨。粮食一旦放久了就容易变质成陈化粮,买卖价格发生变化,势必会影响当事人的权益。鉴于此,2021年3月初,在多次征求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意见后,桦甸市人民法院依法对查封的玉米进行变卖。粮食交付当天,干警们积极引导未起诉的农民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金沙人民法庭积极开展工作,提高服务效率,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141名农民的接待立案工作。
   

为早日将卖粮款发放到农民手里,桦甸市人民法院立即开启涉民生案件办理“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该系列案件。法官就款项发放事宜多次与农民代表联系沟通,最终确立了分配细节和发放时间。
   

2022年9月8日,100多名农民早早地排队等候在桦甸市人民法院大门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地进行信息确认、提交材料等工作。法官严格按照“一案一账户”要求,确保将卖粮款安全、准确地发放到每一位农民手中。
   

“处事果断、办案神速,老百姓就需要这样的好法官。”确认签字工作结束后,大家纷纷向法官致谢。目前,873万元执行款已按比例发放到了农民的手中。
   

桦甸市人民法院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反响集中的涉民生案件,集中开展涉民生小标的额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确保涉民生小标的额案件简案快执、应执尽执、应结尽结,确保当事人“纸上权益”及时兑现为“真金白银”。
   

今年1—9月,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266件,审执结4991件,结案率为94.78%;法官人均结案199.6件,案件平均办理天数19.1天,审判绩效六项考核指标合计比率高于全省平均值2.1个百分点。


聚焦急难愁盼
畅通渠道“减流程”
   

“这样的工作方法真好,不用等,只要案子生效我们就能来立案,真是太方便了!”当事人刘某来到桦甸市人民法院执行立案窗口申请执行立案时感慨道。
   

按照以往传统,当事人在法院判决后如要申请执行,则需要先找到案件承办法官审核出具案件生效证明。而办案法官往往因正在开庭、培训无法及时联系上,或是外出办案不在院内,导致当事人为了开具一份案件生效证明需要往法院跑好几趟。
   

为避免群众多跑路、跑空路,桦甸市人民法院要求办案法官在案件生效后2日内必须开具案件生效证明,并提交至立案窗口。当事人无需再联系案件承办法官,只需到立案窗口说明案号即可申请执行。与此同时,创新引入自助式诉讼服务智能系统,当事人只需刷身份证和人脸识别,即可登录系统打印所需的各类材料,既简化了办事流程,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推行鉴定程序前置制度。桦甸市人民法院出台了《诉前委托鉴定工作的实施办法》,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和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民事纠纷,推行鉴定程序前置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案件,立案审查人员主动向当事人释明可申请诉前委托鉴定,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登记为诉前委托鉴定案号并转给法官。法官收到案件后,组织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对诉前委托鉴定材料进行质证,并征询双方当事人对鉴定机构的协商选择意见。推行诉前委托鉴定,不仅有效缩短了诉讼周期,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更利于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意向,止纷争于诉前。


聚焦群众关切
延伸服务“乘效应”
   

“您好,打扰您休息了,我们是桦甸市人民法院来送达法律文书材料的,麻烦您签收一下。”夜幕下,4名干警走进某小区,向涉及物业纠纷的业主集中送达法律文书。
   

因长期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将40余户业主告上法庭。根据以往办案经验,若直接按照原告提供的被告地址进行邮寄送达,或者按常规上班时间送达材料,可能很大一部分业主都无法签收。为了能让案件诉讼程序顺利进行,及时将案件材料送达给当事人,干警们在做好居住情况确认等准备事项后,利用休息时间紧锣密鼓地进行集中送达,既提高了法律文书送达成功率,又方便了当事人。
   

物业纠纷牵涉面广,涉及千家万户,一味以判决方式结案极易引起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办案法官先以电话方式与各业主进行沟通,再利用送达法律文书时深入小区走访调查,全面了解涉事业主的情况后对症下药。遇到不配合或有抵触情绪的当事人,干警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为业主们释明法理。
   

针对物业纠纷频发问题,法官主动深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多发社区,通过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同业主面对面地进行深入交流,广泛听取业主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宣讲《民法典》《物业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规范中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正确面对、理性表达、依法维权。与此同时,组织召开物业服务领域诉源治理座谈会,向辖区物业企业负责人发放《物业服务合同审判白皮书》,现场解答物业服务行业存在的常见、多发、有代表性的法律问题,并针对业主提出的问题与物业公司进行精准沟通,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进而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降低诉讼案件增量。
   

通过探索构建覆盖诉源治理前端、中端、末端的分层过滤式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新体系,桦甸市人民法院办理的物业纠纷案件质效实现突破性提升。今年1—9月,累计新收物业纠纷案件488件,结案率为100%,平均审理周期2.34天,诉前调解970件,调解成功率达99.27%。
  


桦甸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积极延伸司法职能,瞄准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大力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普法宣传。开通“法律服务直通车”,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制度,打造市乡村三级联动调解网络,与桦甸市法学会、融媒体中心、司法局联合开展“带你了解民法典”广播访谈普法节目,着力构建“点、线、面”多元解纷大格局,让更多纠纷在诉前得以化解。今年1—9月,该院新收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9.36%。


聚焦痛点堵点
刀刃向内“除痼疾”
   

“大爷您好,您对我们的诉讼服务是否满意,请您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立案工作人员向当事人王大爷介绍诉讼服务好差评系统。
   

“服务态度好,办事速度快,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服务很贴心,我很满意!”王大爷笑着答道。
   

践行司法为民,作风建设是关键。桦甸市人民法院坚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在强化队伍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全方位查找庭审、诉讼服务、裁判文书制作上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配套出台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整改台账,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
   

为扎实推进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桦甸市人民法院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督察室、政治部、审管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司法作风督察组,开启“线上+线下”双线督察模式,“见人见事”指出问题,对作风整治消极应付、落实不力的通报问责,以亮丑形式倒逼问题整改、责任落实、作风改进。从细处着眼、从小事抓起,干警的精神状态、作风养成、工作水平正在明显转变和提升。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桦甸市人民法院坚持政治引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深入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得以解决,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