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
【开学第一课】双辽市人民法院“三维联动”为青春系好“法治安全带”

秋季开学伊始,双辽市第二中学校园里充满朝气。9月11日,双辽市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吕大军以该校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高一全体师生带来主题为“青春不设‘后悔药’、法治护航向未来”的开学法治课。民事审判二庭法官刘宏峰同步参与此次活动,在法治课期间发放普法宣传单,并于课后与学校老师开展座谈,通过“授课+宣传+座谈”三维联动,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

吕大军以“珍惜时光、感恩他人、远离风险”为核心,从四个维度展开课堂内容,用接地气的语言与共鸣感强的案例,让法治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课堂上,吕大军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对学生提出建议:课堂专注,把每堂课都当成“成长充电”,认真听、仔细记;拒绝“手机绑架”,短视频、游戏带来的“短暂快乐”会偷走专注力,建议定好“手机使用规则”,让手机成为学习工具而非“玩具”;倾听父母叮嘱,理解父母的操心源于关爱,别把“唠叨”当负担,学会理解这份“盼你好”的心意,用踏实学习回应他们的付出。

师生情上,他分享自身经历,称老师是除父母外最盼学生好的人,呼吁学生以认真听课、按时交作业等方式回应老师;同学情上,提醒学生别因小事闹矛盾、搞“小团体”,遇同学有难帮、有情绪好好沟通,让同学情成校园“温暖光”;亲情上,强调感恩要“现在做”,如回家说“爸妈辛苦了”、做家务、多倾听。

作为法治副校长,吕大军结合司法案例,围绕“校园安全”“防骗”等重点内容,为学生筑起“安全防线”:对学生欺凌说“不”。“校园是读书的地方,不是‘恃强凌弱’的战场。”吕大军明确欺负同学、抢东西、起侮辱性绰号,不仅违反校规,严重时还会触犯法律,可能面临处分甚至影响未来。他教学生“三不原则”:不做施暴者、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警惕“甜蜜陷阱”防诈骗。“骗子专挑学生下手,‘刷单赚钱’‘免费送皮肤’都是套路,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不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隐私。遇到可疑人和事,先问老师或父母,不擅自处理。一旦被骗,及时报警并保存证据。”

同时,吕大军公布法治副校长工作邮箱,鼓励学生遇法治困惑随时咨询,盼大家牢记“惜时光、感恩师长、远风险”,未来能说“青春无遗憾”。 

在法治课尾声,刘宏峰向学生发放法院自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宣传单。

发放过程中,刘宏峰针对宣传单上的重点内容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回答,进一步强化记忆。不少学生认真翻看宣传单,夹进课本留存,为课后复习、日常提醒提供了便捷的“法治手册”。

法治课后,刘宏峰与学校老师围绕“校园法治教育落地、学生权益保护、校园安全风险防范”等核心议题展开座谈,为校园管理与青少年法治教育搭建“家校社”协同桥梁。

刘宏峰结合民事审判实践,针对校园常见的矛盾纠纷与安全隐患提出建议:针对校园内可能出现的学生间意外受伤赔偿、校园周边消费纠纷等问题,建议学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前明确责任边界,同时通过案例讲解,帮助老师掌握基础法律知识,提升应对纠纷的能力。

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权利意识”,提出可结合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场景,融入民事法律常识,让学生直观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法治认知。

老师们也结合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困惑积极交流,双方达成共识:未来将加强法院与学校的常态化沟通,定期开展法治主题活动,让法治教育更贴合学生需求、更融入校园日常,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

此次开学法治课与座谈会,是双辽市人民法院践行青少年法治教育责任的重要举措。未来,双辽市人民法院将持续以“法治副校长”为纽带,推动法治课进校园、法官座谈进学校,用专业司法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