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老年人防范养老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守护老年人群体的财产安全,11月13日,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走进延江街道二道街社区,面向该社区50余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开展了一场以“守护晚年幸福、远离诈骗陷阱”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切实为“银发族”筑起一道坚实的法律防线。
活动中,法官结合近年来审理的涉老年人诈骗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针对老年人群体常见的诈骗“套路”和手段。讲解内容涵盖了“冒充公检法诈骗” “提供养老服务”“低价旅游诈骗”“黄昏恋骗局”以及“神医假药”等多种高发诈骗形式。法官详细揭示了犯罪分子如何利用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认知能力有所减弱、注重健康养生、渴望情感关怀等特点,设置陷阱、步步诱导,最终骗取老年人钱财的作案过程。
“骗子手段层出不穷,但记住‘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九字口诀,就能避开大部分陷阱。”法官反复提醒在场的老年朋友,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凡是涉及投资、消费、提供个人信息、转账汇款等情况,务必与子女、亲友沟通商量,或及时向公安机关、社区工作人员核实。
活动结束后,社区的一位老党员表示,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成为反诈宣传的“义务讲师”,把学到的知识讲给老邻居、老朋友们听,让更多人免受诈骗之害。
此次普法活动是昌邑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职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通过“送法进社区”这种面对面的形式,不仅提升了退休老党员干部这一群体的识骗防骗能力,更有助于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共同筑牢社区养老诈骗“防护网”。昌邑法院将继续聚焦老年人群体的司法需求,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为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