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依据近年交通事故、交通违法、交通流量等数据,按照高速、国省干线等道路类型进行分类,对2025年9月份交通安全风险开展研判分析、发布预警,坚决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2025年8月份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有关数据
从道路类型看,城市道路事故相对多发,高速公路事故后果更为严重。
从肇事成因看,机动车未避让行人是事故的主要成因。
近三年9月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
从道路类型看,城市道路事故相对多发,高速公路事故后果更为严重。
今年9月份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
校园周边交通流量激增风险。9月初,各级学校集中开学,上下学时段学校周边道路人流、车流将大幅增加,送学车辆与社会车辆交织,容易引发拥堵和事故。特别是小学、幼儿园门口,家长车辆临时停放需求大,秩序管理压力显著提升。
夏秋转换期恶劣天气频发风险。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份,全省强降雨天气仍然频发,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道路塌方、桥梁损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道路通行安全。9月是全省由夏入秋转换期,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高速公路和临水临崖路段,清晨和夜间易发团雾,能见度骤降,极易引发多车相撞的恶性事故。
农村地区季节性风险。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前准备阶段,农忙活动增多,农用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骑乘摩托车及电动车不戴头盔、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易发、多发。同时,农村集市、庙会、公路旁摆摊售卖瓜果山货等活动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人车相撞事故。
客货运输旺季疲劳驾驶风险。秋季是生产经营和建设的旺季,“两客一危一货”运输繁忙,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长,疲劳驾驶风险升高。尤其是长途货运车辆,夜间运输过程中易因疲劳导致反应迟钝,引发事故。
科学采取管控应对措施
精准部署,全力护航开学季。要提前谋划,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排查完善,优化信号配时,增设临时停车区域;强化护学,落实“护学岗”机制,加强上下学高峰时段警力部署和指挥疏导,严查乱停乱放、不礼让行人等行为。
联勤联动,积极应对秋季恶劣天气。要加强监测预警,与气象、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及时获取雾、雨等恶劣天气预报,通过可变情报板、导航软件、双微平台等渠道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强化路面管控,遇有团雾、强降雨等天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视情况采取限速、控距、亮尾、分流等管控措施,必要时果断封闭道路,防止事故发生。
聚焦农村,严控季节性风险。要开展专项整治,组织执法小分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流动执法,加大对农村重点车辆、重点违法和占道经营的查处管控力度;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农村群众和农用车驾驶员,开展“面对面”交通安全教育,讲解典型事故案例,增强安全意识。
紧盯源头,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加强监管检查,联合交通部门对重点运输企业开展高频次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依法处罚;严查疲劳驾驶,依托交警执法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强对长途客车、货车的检查,询问驾驶人驾驶时间,提醒按时休息,并利用动态监控数据严查疲劳驾驶违法;加大对超限超载大货车和违法商品运输车的打击管控力度,严防违法货车驶入高速。
广泛宣传,全面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要开展主题宣传,围绕开学季、“知危险、会避险”等主题,制作推送系列宣传资料,曝光典型违法和事故案例;强化预警提示,针对秋季出行特点,精准推送雨雾天气安全行车、高速驾驶、拒绝酒驾等提示信息,引导群众安全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