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建引领“警地融合”工作开展以来,双辽市公安局以“三零创建”为目标,以“五个强化”为抓手,优化服务职能,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上下功夫,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强化“三进”工作,推动组织融合。双辽市公安局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增强基层治理工作力量,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全面推进派出所人员“三进”工作。在双辽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派出所所长进街镇班子、社区民警进社区“两委”、专职辅警进网格工作全部完成。全市现有18名派出所所长、63名社区民警、226名专职辅警全部完成了“三进”工作,全力推动政务服务、社区警务和网格工作一体联动、融合发展,在辖区内基层管理治理工作上真正做到了信息互通、互融互助的工作局面,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壁垒,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社区警务建设,推动阵地融合。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的基础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社区警务前沿阵地建设,该局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在辖区13个社区、190个村,建设了203个社区(村)警务室、560个警务站,向各警务室、警务站投入警务车辆63台、办公设施、警用装备、救援203套。203个社区(村)警务室全部与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同址办公,并按照标准实现“五统一”,在基础硬件上得到充分保障,使各辖区派出所“阵地”继续前移,快速处突有了保障。
强化警力下沉,推动业务融合。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警地融合工作赋予了社区警务室多元化功能。双辽市公安局通过警力下沉、整合警力配备不断推进社区民警、辅警下沉社区。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聚焦“人、地、事、物、组织、网”等多种要素,开展入户走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隐患排查、信息采集、巡逻防控等基础工作。同时,将服务延伸至社区警务室、警务站,公开警务业务范围、岗位职责、服务项目、办事时限等,更加方便群众办事。“警地融合”工作开展以来,该局为群众办好事259件,帮助群众办理户口235件、身份证1271个、居住证37个、办理交驾管业务221件,采集各类信息21755条。
强化共享共建,推动机制融合。双辽市公安局构建了以“公安+法院+司法+信访”为主,街道、乡镇、村社等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联动调解的联动调解机制;构建全市“民兵+公安+企业+群防群治”的巡逻联动机制,推动专群结合的巡防体系发挥最大作用;构建基层治理数据资源联动机制,充分利用“警地融合”APP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各类隐患排查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等各类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警地融合”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7余起、化解197起,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9.4%,治安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8%,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强化“交所合一”,推动资源融合。双辽市公安局全面推进“交所融合”机制建设,全市14个派出所、7个公路交管中队全面融合,交管中队中队长、指导员分别入所任职各派出所副职,派出所全面落实“双帽子、双腰带、双马甲、双终端”,有效缓解了警力压力;按照“交警管线、派出所管片”的思路,交警中队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派出所以县、乡、村道路为主,共同开展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工作;交警中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先期处置治安、刑事案件;派出所落实“五个一”举措,即每天开展一次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巡逻、一次道路安全隐患巡查、一次进村入户宣传、一次交通安全劝导、一次重点人车排查,保障社会秩序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