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法律离生活远,今天在大集上问清楚了土地的事儿,这‘普法小铺’太实在了!”近日,在公主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明实践大集现场,市民王大爷拿着司法局志愿者递来的民法典手册,连连称赞。此次由公主岭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文明新风尚、实践新传承”活动中,公主岭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红马甲”们以“接地气”的服务,让法治阳光照进群众心坎。
精准设“铺”:把法律服务摆到群众眼前
在新世纪广场和响铃公园的二十来个文明实践摊位中,司法局的“普法小铺”格外热闹。志愿者重点摆放了宪法、民法典生活口袋书、国家安全法等宣传资料,与公安反诈中心、社工部等单位形成服务联动。
针对老年群体集中的特点,摊位专门设置了“养老诈骗咨询角”,用“保健品骗局”“虚假养老项目”等典型案例,揭露诈骗分子的套路。“你们讲的这些细节,跟我邻居遇到的一模一样!”72岁的张大爷听完讲解后,当即给子女打电话提醒防范风险,志愿者还为他提供了免费法律咨询预约服务。
两天活动中,司法局累计发放民法典生活口袋书、宪法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供法律援助预约30次。“我们把‘律所’搬到大集上,就是要让群众少跑腿、多受益。”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表示,这种“赶集式”普法既保留了传统集市的烟火气,又让法律服务更具亲和力。
长效延伸:文明实践不止于“集”
大集落幕,但司法服务并未“散场”。针对活动中收集的19条群众法律需求,司法局已建立“清单式”跟进机制,联合乡镇(街道)司法所开展“送法上门”专项行动。在市区街道,志愿者针对老年群体开展遗嘱订立指导;在乡镇,结合乡村振兴需求解读土地承包政策,让法治服务从“集中赶场”延伸为“常态续航”。
“文明实践大集是桥梁,让司法服务看得见、摸得着。”公主岭市司法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实践,为文明实践注入了法治力量,也让“遇事找法、解决靠法”的理念在岭城落地生根。如今,越来越多的“普法小铺”正走进社区村落,成为公主岭市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初审:韩蕊
复审:谢刚
终审:刘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