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
我把你当亲戚,你背后扒我房子!

“你扒我房子,毁我家!要么赔钱,要么搬走!”

“我盖的房凭啥我走?要走也是你走!”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大岭人民法庭的调解室里,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俩吵得脸红脖子粗。曾经互相帮衬的阿山(化名)和阿怀(化名),如今因一栋“不翼而飞”的老房子成了冤家,承办法官用一场暖心调解,让反目的亲戚重归于好。

时间回到1990年,原告阿山经审批,取得了一块554平方米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用途为居民住房用地。随后,阿山在这块地上建起了温馨的家。1994年,为了改善生活,阿山外出打工,谁知这一去竟成了“家变”的开端。2000年,思乡心切的阿山返乡,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自己亲手建的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崭新的房屋,而房主竟是亲戚阿怀。

“你多少年也不回来,闲着也是闲着,我就给重新弄了一下,自己住了。”面对阿山的质问,阿怀显得有些理直气壮。“我住不住是我的事,大家都是亲戚,你在背后扒我房子,把我家都整没了,你这是干的啥事,要么你赔钱,要么你就赶紧搬走!”阿山气愤不已。“我辛辛苦苦盖的房子,凭啥我走啊!走不了!你走吧!”阿怀也不肯让步。争执不下中,阿山撂下狠话:“我真是没见过你这样的人,那咱俩就去法院说道说道吧。”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梳理案情,得知双方系亲戚关系,矛盾核心聚焦土地承包经营权及房屋损毁赔偿问题,便优先考虑调解,毕竟判决易下,亲情难圆。不料首次调解,双方情绪激动、分歧尖锐,互不相让,调解陷入僵局。承办法官思索后认为,二人之间总有亲情羁绊,决定以“和为贵”为出发点,对双方分别沟通、逐一疏导以寻求突破。

经过承办法官多次耐心的调解,慢慢地,阿山不再提“必须搬走”,阿怀也主动说“愿意赔偿哥哥的损失”。

终于,在第三次调解时,承办法官把兄弟俩叫到了一起。阿怀先站了起来,“哥,对不起,当年是我糊涂,没跟你商量就拆了你的房子,我愿意赔偿,我那块还有地,也当赔偿给你了。”阿山沉默了几秒,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哎,都过去了,你也是一时糊涂。你盖房子也不容易,咱兄弟俩以后有事多商量,别再闹别扭了。”

就这样,这起僵持了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在承办法官的调解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

分享到:
长春市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