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上,8名法院代表围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分享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创新做法。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介绍了中国环境司法的国际传播情况,展现了中国为国际环境法治贡献的司法智慧。受邀嘉宾紧扣法治护航生态保护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点评,并对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发展方向、群众获得感、国际传播力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切实把“两山”理念落实到环境资源审判各方面。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推进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审判职能统一归口机制,探索以区域流域为单位的环境资源案件跨行政区划管辖,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聚焦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特征,狠抓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专家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据了解,2014年以来,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200余万件,制定、修订相关生态环境资源司法解释22部,发布指导性案例45件、典型案例49批461件,收入人民法院案例库350多件案例,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目前,全国法院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组织2400余个,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1.6万余人,1700余家法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