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
以听证破壁垒 以公开筑公信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近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召开三起刑事案件公开听证会,将司法办案过程从“幕后”推向“台前”,以程序透明筑牢司法公信力,用民主监督守护公平正义,为新时代检察工作提质增效写下生动注脚。

此次公开听证会聚焦刑事案件不起诉送达关键环节,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确保每一步都经得起监督与检验。听证过程中,办案检察官首先宣读《起诉意见书》,清晰阐述案件事实、证据采信及法律适用依据,让案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随后依法进行不起诉决定送达,将司法决定以公开方式告知当事人,既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也让司法程序从“书面”走向“当面”,减少信息壁垒与认知偏差。

本次听证会特邀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人民监督员不仅全程旁听案件事实陈述与法律适用解读,还针对案件关键细节、不起诉决定理由等提出疑问,由办案检察官逐一回应说明。这种“办案过程公开、监督全程介入”的模式,打破了以往司法决定“内部审批、书面送达”的单一形式,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既增强了当事人对司法决定的认同感,也让社会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司法的严谨与公正。

以听证促监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实践。司法权源于人民,理当接受人民监督。主动召开公开听证会,本质上是将社会监督嵌入司法办案流程的创新举措。一方面,监督员来自不同领域,其意见能反映社会公众对案件的合理期待,他们对案件“兼顾法理人情”的肯定,印证了检察机关跳出就案办案局限、平衡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努力;另一方面,这种“开门办案”的方式,让当事人在充分表达诉求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被倾听,有效化解了潜在的矛盾纠纷,减少了案件办结后的信访隐患,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从实践来看,公开听证通过多方参与的合力,让司法裁判更契合民意、更经得起检验,更将刑罚惩罚与教育挽救的功能落到了实处。

汽开区检察院此次实践,为刑事案件不起诉环节的公开透明提供了有益范本,也为其他司法机关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提供了借鉴。未来,唯有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置于重要位置,以更多元、更实质的公开形式,让司法公正可感、可触、可信,才能不断筑牢司法公信力,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

分享到:
长春市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