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刘法官,房产过户办理很顺利,给我们省了很多事儿,哥哥特意嘱咐我要为你们送上锦旗!”近日,一起发生在兄妹之间的继承纠纷案件圆满落幕,当事人为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法官送来了写有“法理情中寻平衡、公正裁决暖人心”的锦旗表示感谢。
李家兄妹因父母早年离异而分开生活,妹妹跟随母亲生活,哥哥则由父亲抚养。父亲留下的老宅于2010年回迁置换了一套新房,父亲去世后,兄妹二人因遗产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妹妹李某将哥哥告上法庭,要求平分父亲遗留下来的拆迁安置房和多年出租收益。
庭审中,兄妹双方情绪激动,各有委屈。面对这种情况,承办法官没有急于作出判断,而是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耐心聆听双方的倾诉。
“每次去养老院看望父亲,他都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庭审中,妹妹数次哽咽,她认为哥哥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失了孝道,父亲的遗产自然不该哥哥一个人继承。
哥哥则红着眼眶,声音略带颤抖地解释道:“我也上岁数了,精力和体力不如从前,照顾父亲难免有不周到的地方。将父亲送到养老院,是希望他能得到更专业、更贴心的照护……”
在庭审中,哥哥向法庭提交了父亲的录音遗嘱、书面证明等证据,并请来三位证人出庭作证。那一沓厚厚的医疗费和丧葬费票据,无声地诉说了他这些年来承担的责任。
在证据的展示与法官的耐心疏导下,妹妹逐渐理解了哥哥的苦衷,眼中的敌意慢慢消散。二人经过法官的调解最终握手言和,妹妹自愿放弃继承案涉房屋,该房屋由哥哥继承,并支付妹妹2万元房屋补偿款。现场的气氛中不仅有着释然,更多了一份久违的温情。
“要写上房产的详细坐落地、安置补偿协议书编号、丘地号、建筑面积,还要写清归属方……”这是法官与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多次沟通后确定的内容,只为在本案的调解书中写得更具体,一方面是避免兄妹双方办理房产手续时再次发生争执,另一方面,调解书信息具体、要素齐全,可以使得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手续的过程中提高效率。法官的耐心沟通,反复确认,只为使这份来之不易的和解能够真正落实。
工作中,面对家事审判中亲情与法理交织的复杂局面,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不仅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公正审理,更注重从亲情伦理、家庭关系等多个维度对矛盾进行实质性化解。下一步,宽城法院将继续践行“如我在诉”的理念,立足家事审判职能,聚焦“矛盾预防、柔性化解、亲情修复”三大关键,以“法理+情理”双管齐下的方式精准发力,化解千钧难题,用司法温度守护万家灯火。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