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安网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
为护航企业发展开“法治良方”

近年来,长春市委政法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吉林省委、长春市委决策部署,统筹各地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单位,坚持边治边建,及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持续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努力建立完善一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机制,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

近日,新华网吉林频道推出“法治护航·长春政法在行动”专题报道,展现政法机关如何以“硬举措”护航企业发展“软环境”,为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法治动能。

优化涉企制度供给、强化公正文明执法、细化涉企法律服务……近年来,长春市司法局紧扣发展需求、企业关切与民众期待,以立法破题、以执法护航、以服务增效,为企业发展筑起“防护墙”、架起“连心桥”。

立法保障 筑牢发展根基

“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这是许多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难题。今年,长春市司法局将《长春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列为政府立法审查重点项目,该《条例(草案)》由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提出建立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体系,进一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目前,该条例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完成政府立法审查后,将报长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预计明年上半年公布施行。

立法不仅要“立新法”,还要“修旧规”。长春市司法局建立立法后评估机制,对现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系统评估,重点监督涉企内容实施情况,将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企业建议作为修改完善的依据。不仅如此,该局还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优势,出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十五条举措》,形成了一系列护企助企的工作措施。

规范执法 优化执法环境

公布涉企行政执法监督举报电话、梳理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广泛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近年来,长春市司法局重点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环境,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年初以来,该局倒查行政复议纠错案件400余件,筛查市长公开电话线索3万余条,加大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更让企业暖心的是“柔性执法”的推行,该局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在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行政强制)和“首违不罚”等制度,督促各行政执法部门广泛推行“柔性执法”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办理“首违不罚”案件2.6万件,办理减轻处罚、从轻处罚等案件1.1万件,企业合规经营的安全感明显提升。

为积极回应经营主体对涉企行政检查的关切,长春市司法局持续规范涉企检查,目前,正在通过“抓好一个统筹、打造一个平台、编制一套清单、出台一项措施、开展一次整治”等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

化解涉企纠纷,重在“低成本、高效率”。该局会同长春市信访局等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商协会,成立123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汇聚1400余名调解员,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说理的地方”。近三年共调处民营企业纠纷7371件,有效降低了企业维权成本。

法律服务 助企健康发展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才找律师,现在有团队主动上门服务,提前帮我们‘排雷’。”长春市一家重点机械制造企业法务总监的话,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更折射出法律服务的升级。

如何让普法更对企业的“胃口”?

聚焦“精准”二字,长春市司法局探索出一条“按需普法”“定制普法”的新路径。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精准捕捉企业在劳动用工、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等领域的急难愁盼。以此为基础,该局探索建立起普法部门与“12348”热线的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将企业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推送至普法团队,实现“企业需要什么,律师就讲什么”。

在涉企法律服务方面,长春市司法局组织开展常态化企业“法治体检”,组建由1000余名律师、公证员、仲裁员构成的“法治医生”团队,累计为近3000家企业“把脉问诊”。通过“法治良方”,实现“查隐患于未发、解难题于未然”。

该局还针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全周期”服务,指导法律服务机构、组建律师服务团队对接22户重点企业、100个重点项目和73个招商引资项目,全程参与企业运营风险防范和项目建设,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法律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方法,在立法保障上更精准、执法规范上更严格、法律服务上更贴心,让更多企业在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中安心经营、聚力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行政保障。”长春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初审:韩蕊
复审:姚丽
终审:刘海波 

分享到:
长春市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