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平市铁东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统筹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打造社会治理“前沿阵地”
铁东区整合工作力量,聚焦服务智能化,坚持协作配合、行业认领、高效便利的原则,高效推进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力促形成平安稳定大协调、大指挥、大调度的工作格局,全力打造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桥头堡”。
综治中心阵地提档升级。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和标准,铁西区中心设置了诉讼服务区、指挥调度区、信访接待区、矛盾纠纷调解区四大办公区,设有监控研判室、心理咨询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群众接待室等12个功能室,建有1个速裁审判庭、1个群众接待大厅、5个服务窗口、3个办公室,综治视联网、政务外网、互联网、法院专网已全部开通,打造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科学规划区域功能完备。铁东区综治中心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开展预防排查工作,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有关功能,推动政法单位、调解组织、信访、劳动仲裁部门常态入驻,协调社会治理关联度高的单位动态轮驻,相关诉求涉及单位随叫随驻,打造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服务部”。
高水平构建多元化解机制
铁东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为抓手,纵向打造三级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形成上下联动、梯次过滤、就地化解的多元解纷体系,大量矛盾纠纷在网格、乡镇(街道)、村(社区)化解。
整合资源力量,打造“三级调解”指挥中枢。实施“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将适宜调解的民事诉前案件、非警务类矛盾纠纷、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中分流至综治中心,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的原则,“一站式”集中调处化解,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访前;建立裁调联动机制,通过“普法宣传+窗口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一体化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人社窗口先调解、中心调解员再调解、仲裁委裁前又调解”的“三调”格局,最大限度地做好劳动争议案件的预防和处置。
创新调解手段,拓宽矛盾纠纷化解途径。充分利用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专业调解优势,把调解力量请进来,扩大解纷的“朋友圈”,将矛盾纠纷就地解决;依托法律服务中心全面提供法律服务,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涉及信访案件,移交至信访接待室进行调处,涉及涉事部门,综治中心会移交各部门,对事件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衔接,做到“一站式接待、一次性化解”。
拓宽解纠渠道,促进调解质效提升。依托“平信办”平台,网格员和群众通过手机上报事件,市里统一分流,最终达到闭环,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高效能建立跟踪回访机制
铁东区坚持把开展跟踪回访活动作为回应群众需求的重要抓手,把工作做到实处,取得了显著成效。
坚持来访接待,落实首问负责制。建立健全群众来访接待制度,依托三级综治中心,按照“谁接待、谁负责”要求,对线下来访的群众建立接待台账,根据诉求分类、分流处理,并跟踪处理情况,最后将结果反馈给群众;实行周研判、月报告制度,针对复杂的矛盾纠纷,因势利导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精准性。
坚持定期回访,落实回访销号制。坚持做到“一案一回访”,并实行销号制度,防止矛盾纠纷反复甚至激化升级。在回访过程中,认真听取群众对政府部门畅通诉求渠道、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人员去向,避免当事人情绪的转化、升级,有效巩固调解成效。
综治中心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平台,也是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窗口,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铁东区将继续深化综治中心建设,以最优服务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