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化解群众“烦心事” 打造调处“终点站”——延边州委政法委高标准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走笔


近年来,延边州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全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延边州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推进、督办落实”的职能作用,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打造社会治理的“金钥匙”,摆到社会发展大局上进行部署、推进,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注重系统谋划,强化法治保障,专门针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制定了相关方案,成立了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改造工作小组,加强协调推动,狠抓具体落实,强化资源力量聚合,调处阵地基础不断稳固。各县(市)委政法委积极协调解决办公场所、机构编制、人员力量等难点问题,形成了综治中心“有地干事、有人干事、有劲干事、有钱干事、有招儿干事”的局面。政法单位、行业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根据综治中心工作需要,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的方式入驻,多方协同、多元解纷、多点发力,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按照“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延边州委政法委注重四级联动、优势互补、体系作战,明确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定位。州综治中心强化统筹协调功能,重在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督办落实,解决单个县(市)、单个部门“办不了”的矛盾纠纷;县(市)综治中心强化排查化解功能,重在整合各方解纷资源、跟踪办理重要事项、管理培训工作人员,实现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强化“一站式”化解功能,重在解决群众诉求、梳理研判数据、预警处置风险,实现“大事不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强化“第一道防线”功能,重在发现风险隐患,了解社情民意。截至目前,全州1420个综治中心实现了提档升级。

延边州委政法委从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入手,推动各级综治中心权责明晰、运转顺畅,切实发挥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了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实现矛盾纠纷从“解决得了”向“解决得好”转变。近日,龙井市龙门街道北新社区某小区单元楼因频繁跳闸停电导致居民生活不便和电器损坏,引发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龙井市综治中心迅速联动供电部门、派出所、司法所、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一次性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依托综治中心,全州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延吉市的“1234”工作法、和龙市的“五社联动”综治中心工作模式、龙井市梨园街道综治中心的“梨小二”智慧治理服务平台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全州各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后,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调处“终点站”。风险少了、隐患除了、发案降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分享到:
吉林省长安网
吉林省长安网

主办单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员会 吉ICP备10201797号-3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