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500元的‘电话客服兼职’要不要做?”“游戏好友借手机号收验证码,给不给?”近日,桦甸市人民检察院“冰凌花”未检团队联合桦甸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来到桦甸市职教园区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以一组直击痛点的测试题,拉开“警惕‘手机口’诈骗”的法治课序幕,为1000余名学生揭开新型电诈的伪装面纱。
仿真场景+真实案例
撕开“高薪兼职”画皮
“大家看这个招聘信息——‘不限制年龄和学历、会用手机就能赚钱’,这其实是招募电诈‘工具人’的陷阱!”检察官一边展示仿真招聘页面,一边结合案例讲解:“未成年人小秦为赚1000元帮骗子搭建‘手机口’,结果被判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3000元,不仅断送了学业更毁了前程。”听到小秦因1000元获利换来一年刑期,学生们纷纷小声感叹:“这哪是赚钱,分明是拿自由换零钱!”
针对职校生关注的兼职、游戏等方面,检察官现场还原了“客服兼职”“送游戏皮肤”等诱骗话术:“骗子会宣称‘只用接电话不用担责任’,但实际上,若明知他人从事电诈活动,仍为了蝇头小利而参与其中,就可能成为共犯!”
法律后果+信用惩戒
青春不能承受之重
“同学们知道‘案底’影响有多大吗?”检察官展示的“代价清单”让全场安静:若你犯罪时已经成年,刑事犯罪记录会让你在就业、参军时受限;信用惩戒会让银行卡被冻结,严重影响以后的生活。课堂特别播放了庭审现场视频,当看到被告人在公开庭审中懊悔不语时,前排女生攥紧了手中的法治手册。“我表哥总说‘帮陌生网友接打电话没事’,回去一定拿今天的案例给他看!”一名学生主动向检察官索要宣传资料。
课堂教学+成长防护
“冰凌花”全周期护航
随着法治进校园授课的结束,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深刻地理解了“手机口”诈骗的危害,更学到了许多反诈知识。
初审:马千卓
复审:徐婧
终审:赵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