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4日,省委政法委举办全省政法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忠诚履职担当专题研讨班。全省各级政法领导干部应当聚焦哪些重点履职担当?怎样提高履职担当的本领?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明伟在开班式上讲话并作专题辅导,一一作出回答、指明方向。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深远考虑
——切实增强改作风树新风的必要性紧迫性
党中央聚焦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学习教育,彰显了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鲜明信号。研讨班强调,全省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深刻领悟总书记的深远战略考量,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如何确保政法队伍忠诚纯洁可靠?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研讨班指出,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锤炼党性,坚定不移忠诚核心、拥戴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如何推动政法领域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开展?政法工作性质特殊、专业性强,执法司法权相对集中、自由裁量权大,客观上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研讨班强调,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从典型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各级政法机关要深刻把握风腐演变规律,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要举一反三,深入剖析本系统、本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背后的原因,加快完善政法队伍从严管理监督体系。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地方和单位,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治本作用。
如何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政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安全、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研讨班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对照“两个问题”清单,深入开展一次“作风体检”,把问题找准找实。省直政法单位要当好示范者、推动者,抓机关、带系统、促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安机关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严打犯罪、保护人民,推出更多便民利民的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措施。国家安全机关要加强人民防线建设,打好新时代反间防谍的人民战争。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调解、行政复议、仲裁等职能作用,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党委政法委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人民群众的诉求有人办、依法办。
如何更加坚定有力服务保障吉林振兴发展?研讨班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瞄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从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进高效能治理“三高”破题,为吉林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哪些重点工作履职担当?
——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决扛起政法机关职责使命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研讨班指出,全省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全面履职、敢于担当,坚决扛起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吉林、法治吉林,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努力以一域工作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坚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高于一切。”研讨班从“国之大者”指出坚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坚决防止非政治风险转化为政治风险。
吉林靠俄临朝,是全国9个边境省份之一,维护边境安全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研讨班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边境建设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涉边风险隐患,守住边境安全稳定底线。
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在吉林振兴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的良性互动?“发展是基础,安全是底线,稳定是前提。”研讨班指出,“要以防风险、防事件、防极端为重点,把基础防范工作做得再扎实再细致一些,坚决杜绝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发生。”
近年来,省委政法委认真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矛盾的“源头”“茬口”抓起,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平安吉林建设根基不断夯实。“下一步,要在聚资源、强功能,提升知晓率、利用率上下功夫。”研讨班对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把综治中心与信访紧密融合,推动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诉之前,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去年以来,全省各地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研讨班指出,要认真总结专项治理经验,重视制度机制建设,持续推动做好重点群体管理服务。要以贯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为抓手,聚焦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重大风险隐患,深入开展调查复盘,压实责任,高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改革,切实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吉林?研讨班从统筹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方面“破题”,指出要优化立法供给,立足政法机关职能,紧跟国家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改革部署,切实以良法推进善治;要规范执法行为,落实依法平等保护、善意文明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抓好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依法纠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要严格公正司法,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细化依法从宽、从严的标准和程序,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要推进全民守法,加强普惠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特别是注重普法实际效果,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推进政法改革,根本上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公平正义看得见、能评价、可监督。研讨班要求,要实质化解群众关注“焦点”,辩证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树牢“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理念,既要解决“法结”,更要打开“心结”,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研讨班指出,要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保护,持续开展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支持我省“走出去”的企业、公民更好地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评判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应当如何更好履职担当,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更有保障?研讨班强调,要坚持小切口破题、大纵深推进,着力提升驾驭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水平。
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打”的震慑,筑牢“防”的屏障,落实“管”的措施,提升“控”的效果,形成“治”的合力,在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形成合力上见到实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吉林。
要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健全线索核查机制,不断提高对黑恶犯罪的发现能力。完善案件评查、执法司法检查、打伞破网机制,做到是黑恶一个不漏、不是黑恶一个不凑。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前端治理,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堵塞制度漏洞、补齐监管短板,推动扫黑除恶从个案查办向治理一域转变。
要创新打击违法犯罪机制,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哪类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类”,持续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因地制宜推动专门学校建设,深化打击整治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依法查处网络违法犯罪,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怎样提高履职担当本领?
——必须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研讨班明确了领导干部应当把握好的政治方向:“毫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自觉把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研讨班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政治理论修炼、政治生活历练、政治实践锻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担当首先要确保不褪色、不变质。研讨班深刻把握锤炼作风与履职担当的关系,强调各级政法单位党组(党委)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扭紧责任链条,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全省各级政法领导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崇严尚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争做“雄狮型”干部。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政法工作是专业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政法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干事扛事的铁肩膀,更要有敢于亮剑的真本事。
对此,研讨班强调,要提升专业素养,做本部门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多学习负责领域的法律法规、履职必备的各项知识。要提升实战技能,在面对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时挺膺担当,练就克敌制胜“硬功夫”。要提升科技能力,大力推进智慧政法建设,打通上下级间、部门间数据壁垒,加强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以科技手段赋能政法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对各级政法领导干部的作风、能力、担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研讨班要求,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初审:马千卓
复审:徐婧
终审:赵忠华